跳到主要内容

数字花园

阐述

历史

  • 2015, Mike Caufield: The Garden and the Stream: A Techno pastoral 提出,互联网早期的博客实践定义了一种「溪流」的内容产生和消费范式,这种范式被今天的各大社交媒体所继承。它使我们倾向于发布和个人观点密切相关的内容,但难以用于对任何议题的分析与综合,因而并没有为人类的知识作出贡献。他进一步提出了「花园」范式,其中每个人都以一种拓扑连接并随时间增长的方式发布内容。他对于「花园」范式的落地载体是设想中的「联合维基」,其中各个独立的网站以一种全局索引的方式共同产生并完善知识。
  • 2018-2020,部分作者重新发现了 Caufield 的观点,撰写了一系列文章讨论、传播这一议题
  • 2020,MIT 科技评论: Digital gardens let you cultivate your own little bit of the internet | MIT Technology Review 标志着这一词语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 10 年代后期的笔记软件、知识管理实践、亲民的开源建站和托管软件也对这一实践作出了贡献,使建立自己的数字花园这一活动逐渐从开发者向大众发展

 我自己的定义

数字花园是 21 世纪 10 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的一种个人在互联网上产生内容的实践,它以前互联网时代以及互联网早期(Web 1.0)的思想与实践为基础,对 Web 2.0 时代以个人博客和社交媒体为主的内容生产进行了系统的反思与解构,批判了以时间流(甚至推荐算法)为基本逻辑的内容生产降低了内容的多样性、不利于对议题的系统理解及人类知识的丰富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花园」范式并以「数字花园」指代这一范式的实践产物,其特点在于每个人以注重语义联系的拓扑结构而非时间线发布内容,通过双向链接、树状结构、图结构、索引等方式使读者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浏览网站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在初次发布之后还会不断修改、丰富、完善;这两个特点加上个人化的特点的使得公共学习成为可能。但是,至今数字花园还未能突破个人实践的范畴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知识共创和共享。

实例

性质

相关内容

个人维基百科也是一种系统化生产内容的实践,但相比之下数字花园的内容往往更加主观且有个人色彩,倾向于主观的表达而不是客观的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