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构图

阐述

构图是组织信息以使其能被观看者以一定顺序接收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视觉设计。图像必须能够自身传达一些含义、心情、色调、气氛和潜台词,而不依赖于解说、对话等。

构图选择并强调了一系列的元素,如大小、形状、顺序、主导、层级结构、图样、共鸣、不和谐等。

构图的基本原理

  • 统一:图像的组织应该自成一体,传达统一完整的含义
  • 平衡:视觉元素有其视觉重量(受大小、位置、颜色等影响),可以用来构成平衡或不平衡的构图
  • 节奏:由相似的元素组成的重复模式
  • 比例:元素大小之间的关系
  • 对比:两个元素之间的反差
  • 质地
  • 方向(指向性)

构图语言

横构图和竖构图

  • 横构图:稳定和宽阔,适合大场景风光、大场景街拍、人文
  • 竖构图:表达画面的纵深以及高低的感受

构图的常识

  1. 元素为点状
    1. 在画面中心会受力均衡,所以显得呆板
    2. 在画面上方会显得上浮(会飞的元素)
    3. 在画面下方会显得下沉(人等)
  2. 元素为线状
    1. 横向的线条会让画面显得开阔
    2. 纵向的线条会让画面显得高耸
    3. 曲线会让画面显得柔和以及绵延
  3. 元素为几何形状
    1. 正三角形稳定,倒三角形不稳定
    2. 楔形表达速度感
    3. 方形表达稳定
    4. 圆形表达聚拢
  • 线条构图(直线、曲线)
  • 三角形构图
  • 横向、竖向、对角线
  • 边缘构图
  • 框架构图(框中之框)
  • 正空间与负空间
  • 三分法

实例

常见构图法

居中法构图

  • 主体很大(人像合影)
  • 主体对称

三分法构图

  • 横向主线条(地平线、水平线)放在三分线上
    • 如果地面上的景物比较重要,就放在上三分线
    • 否则放在下三分线
  • 纵向主线条(人、车)放在三分线上
    • 让主体索向比较空旷的一面

非常规构图

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自然需要采用让人“不舒服”的构图

重复法

单一元素,不断重复,使之尽量充满画面

一定要是同一元素重复,或者是极为相似的元素重复

引导线法

当画面中的主要线条汇聚到一点时,会容易被人眼捕捉到。有了这个结论,在适当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依靠线条对视线的汇聚作用来突出拍摄主体。

三角构图法

画面看起来舒服、稳定的情况就是画面中三角形的底边是与画面的底边平行的。

三角形的角出现在画面最下面会给人不稳定的感觉,会让人觉得三角形会向一边倾斜,或者“扎”下来。

框架构图法

在我们取景的时候,有时候画面中会有元素构成天然的框架。当我们看照片的时候,习惯于往框架中间去看,如果主体在那里,自然就会更加突出。

如果画框比较“干净”,则虚实都可以;如果画框比较“乱”,我们就尽量将其虚化掉。这样可以让观者一眼看到主体。对于画框,可以是周围环境中的固定元素,也可以是移动的元素,比如人。通过“人缝”去拍摄另一个人是常见的人文拍摄方法,这也属于框架构图法。

构图的一些问题

  1. 太小的主体居中
  2. 水平线、地平线居中
  3. 该水平的线不水平
  4. 前小后大
  5. 人物高度在一半或以下
  6. 切人的位置不对:关节不要切,手脚不要切,水平线不要切头和脖子
  7. 人的脑袋上不要长东西

与人相关的构图要求

  • 头部空间(headroom):将人的头部放在接近画面顶部的位置
  • 注视空间(noseroom,looking room):人眼睛朝向的位置要有一定的空间
  • 不要在人的关节处截取构图,例如在长的镜头中人的手部应该要么在画面内要么在外
  • 镜头高度
    • 正常情况下:在人的视线高度
    • 高角度:用于展示整体布局的客观视角(上帝视角),以及使得主体的地位变低
    • 低角度:有威胁的、预示性的,如果和高角度镜头结合可以创造张力

性质

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