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十七年及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建国初期,电影生产遵守计划经济模式,每年规划一次题材,这保证了制作经费,但使创作受到很多限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成为指导电影创作的纲领性文件。

阐述

十七年的电影创作常常受政治运动影响,大体上呈现「四起四落」的格局:

  • 1949 - 1952: 国营与私营电影制片厂齐头并进,创作了《桥》、;1951 年针对《武训传》批判后,电影创作进入低潮
  • 1953 - 1957: 「一五」计划,倡导现实主义影片制作,如《柳堡的故事》;至 1957 年反右派斗争结束
  • 1958 - 1959: 大跃进时期,艺术性总体不高,但《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林则徐》水平较高
  • 1960 - 1966: 著名影片《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等;至 1966 年文革结束

同时,各大报刊开辟影评专栏,发展了群众性影评的传统,关于电影本体特性的理论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文革开始后,(由于列宁的论断)电影界首当其中,十七年的电影基本都被否定,夏衍等电影工作者也被批判。1970 年开始,样板戏开始翻拍为电影。1973 年开始,逐渐恢复故事片创作,出现了《闪闪的红星》、《创业》等较高质量影片。

实例

性质

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