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抗战及内战时期的中国电影

战争使得中国电影业受到了破坏与重新整合,分地区(国统区、解放区、租界区、沦陷区)有着不同的发展。

阐述

国统区

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共产党及其他左翼电影人士加入国民党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等官方电影机构,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战的现实。例如,阳翰笙创作《八百壮士》等,由应云卫导演。「中电」公司的孙瑜、沈西苓等创作了《中华儿女》。另外也拍摄一些新闻记录片。

战后,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继续在国民党官方的电影机构中并存。

解放区

共产党在延安成立延安电影团,拍摄纪录片以及新闻片。战后,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昆仑」吸收了较多电影人士的加入,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拍摄了批判社会现实的影片,如《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华」群体则拍摄了关注都市人文的影片,如《小城之春》和《夜店》。

租界区

上海和香港租界区的电影往往采取隐晦的方式表达爱国民族精神。在古装片方面,卜万苍创作了《木兰从军》,阿英创作了《葛嫩娘》等,借古喻今;而在时装片方面,由于电影检查则较难触及社会现实,但也出现了张石川、郑小秋等导演的《花溅泪》这样的进步影片。香港方面更加激进一些,拍摄了像《孤岛天堂》这样的爱国影片。

实例

性质

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