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电影的灯光

阐述

电影的灯光可以帮助呈现画面中元素的质地与形状,并且能够通过明暗对比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 高光:物体直接受到光线照射的部分
  • 阴影:分为相连阴影(物体关于光线照射的背部)和投射阴影(物体后面投到某个平面上的阴影)

电影灯光的四个要素

  • 质感:光线的集中度,例如太阳光是硬光,天空是软光
  • 方向:光线来源与受光体的关系
    • 正面光:表现平面化的画面
    • 侧光:塑造立体感与轮廓
    • 逆光:塑造剪影效果
      • 逆光与其他光源合用且不突出时,称为轮廓光,能够突显主题的轮廓
    • 底光:扭曲相貌,塑造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 顶光:表现神圣感或独特的轮廓

电影灯光的相互作用

在一个场景中通用不会只有一个光源,几种不同的光线分为

  • 主光:投射主要的亮度以照亮主体
  • 补光:用来修补,减低或去除主光造成的阴影
  • 逆光:与主光方向相反,用来突出主题轮廓

经典好莱坞电影通常每个镜头内都会有这三种光,这称为三点式布光法

电影布光的整体策略

根据产生反差的多少,可以将相互作用的一组灯光分为两种情况:

  • 低反差布光:不强调明暗对比,主要着重在全面打亮;适合于主流的剧情片
  • 高反差布光:制造高对比度,通常使用硬的光以及弱化补光,使得画面中同时出现极亮和极暗的部分

实例

电影《红衫泪痕》中的角色 Bette Davis 出场时是场中最重要的人物,片中利用了三点式布光法使其成为焦点:

  • 主光:来自左前方,将人的右半部分打亮
  • 补光:来自右方,弱化主光的阴影,但是仍然保留了面部的鼻影,使面部保持立体
  • 逆光:来自右后上方,突出了头发以及左臂的线条
  • 背景光:照亮左后方的人群

性质

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